到2027年重点区域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丨《贵州省低空经
作者:草间弥生    发布时间:2025-09-30 19:47

近日,贵州省政府正式印发《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初具规模,一场围绕低空领域的系统性变革正式启动!

▶ 瞄准5000亿蓝海,贵州凭什么?

  • 山地优势变发展引擎: 方案明确依托复杂山地气候条件,打造全国性气象赋能示范标杆,将地理挑战转化为独特竞争力。
  • 产业基础厚积薄发: 贵阳贵安、安顺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强劲“心脏”;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等尖端技术储备,支撑航空器轻量化突破。

▶ 五大支柱构筑“飞天”基座

  1. 开放低空“高速路”: 军地民协同划设空域,发布目视航图,建立山地飞行安全标准,让飞行“管得住、放得开”。
  2. 编织“低空天网”: 打造省级智能网联平台,5G-A通感一体化技术构建全覆盖“数字底座”,让每一架飞行器尽在掌握。
  3. 打造低空“硬实力”:
  • 整机制造:吸引适航取证企业落户,构建整机牵引、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
  • 动力心脏:强化航空发动机全链条,布局eVTOL专用电池生产线。
  • 数字装备:集聚飞控、航电、传感器企业,培育低空智联软件生态。
  1. 解锁“低空+”场景革命:
  • 物流革命: 建设城市无人机物流网,探索“山区无人机物流”,打通县乡村三级寄递网络。
  • 旅游升维: 依托“黄小西吃晚饭”黄金线路,开发“机景联动”观光航线,打造空中研学基地。
  • 应急先锋: 建立航空救援备勤基地,引入大中型无人机参与灭火、救援。
  • 高速赋能: 在服务区布设起降点,实现高速巡检、应急救援、物流联运。
  1. 培植创新“动力源”: 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军民两用转化,同步加强飞行人才培训。

▶ 政企协同,万亿赛道贵州突围

  • 组织保障: 省级联席会议统筹,军地民协同管理空域。
  • 资金护航: 财政+基金+社会资本+金融支持四轮驱动。
  • 人才高地: 引进高端团队,建设科学家工作站,校企“订单式”培养。
  • 安全底线: 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低空经济已被写入国家战略规划,万亿级市场加速成型。贵州以山地场景为试验场,以全产业链布局为依托,这场“空中革命”或将重塑西南经济版图。

   贵州的“飞天梦”不再遥远——基础设施三年成型,特色场景全面落地,一个辐射西南的低空经济枢纽正加速崛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