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适用范围。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低空经济企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有望解决其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导致的融资难题,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技术攻坚期漫长、商业兑现滞后,低空经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资本断流”的风险。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重启并扩容至低空经济领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包容的融资通道,有助于加速其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此次科创板新政是证监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通用航空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新政发布后,多家eVTOL企业如沃兰特航空、时的科技等已与券商沟通IPO事宜,预计2027年前后推进上市。这些企业虽然尚未盈利,但在技术研发、适航审定进展及商业化前景等方面表现突出,符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定位。以沃兰特航空为例,其在eVTOL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千架订单的商业化前景,使其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时的科技也在稳步推进适航认证与商业化落地的同时,积极与监管和头部投行沟通,研究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及香港18C与eVTOL行业的适配性。
科创板新政对低空经济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资本市场路径,增强了企业的信心和发展动力。其次,二级市场打开的预期将有效引导一级市场资金向具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集聚,形成资本与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此外,随着低空经济企业陆续上市,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源投入,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科创板新政为低空经济企业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未来,在政策的推动下,相信将有更多的低空创业企业加速IPO进度。